图为陆淑娟现场工作照。 张卜风 摄
她勇于攻坚,经过几年的实验、跟踪与研究,掌握了06Ni9钢板轧制、热处理的核心技术;她敢于创新,在煤矿用高强度结构钢Q460C钢板的研发过程中,积极建议改进生产工艺,将生产成本降低了一大块;她扎根基层,围绕技术难题开展工作,被称为技术线上的“铁娘子”。
她,就是临钢公司技术中心轧钢技术员陆淑娟。在前不久集团公司召开的科技质量大会上,她被授予集团公司“优秀科技人员”的光荣称号。
2006年,集团公司开始了06Ni9钢板的研制工作,作为临钢公司负责研发这一产品的技术员,陆淑娟的工作、生活从此与06Ni9钢板的研发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她潜心研究06Ni9钢板的轧制工艺;她多次修改完善06Ni9钢板的热处理工艺,并对热处理后的表面质量展开攻关;她忙碌在现场、实验室间,架起了实际与理论的桥梁,在轧制工艺精密度上下足了功夫,使该产品多项性能达到英劳标准;她用六西格玛的理念与方法进行了工艺优化和性能攻关研究,分规格制订完善了多个工艺方案,有效实现了现场的精确控制,将该产品的合格率由70%提高到95%,使该品种板首次实现国产批量化生产。
“新产品开发工作是诸多单位与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谈到成绩,陆淑娟总是很谦虚。但只要产品研发中出现技术问题,大家总会向她请教,寻找解决办法。而对解决工作难题,她也总是乐此不疲。在工程机械用钢DB685、DB785中厚板的初期试轧中,产品性能不稳定,严重制约了该产品的规模生产。在分析现场采集的数据、进行金相组织和扫描电镜分析等多项工作后,她采取了调整待温厚度与终冷温度的措施,终于使该品种40mm以下规格钢板试制成功。
在科技攻关的过程中,陆淑娟还十分注重科技成果的推广。2009年,以她为主参与的《低成本Nb-Ti微合金化Q460级中厚钢板技术研究与创新》的课题以其完整、独特的低成本生产工艺,获得临钢公司科技成果一等奖。在3000 mm粗轧机投产伊始,她参与了《单机架控轧控冷的应用》课题研究,与其他技术人员一起摸索出适合四辊生产线单机架粗轧机的控轧控冷工艺,大大提高了低合金高强度钢板的一次性能合格率,为20g、16MnR、B级船板、Q345C等新产品短期内顺利转产打下了基础,创经济效益210万元。她还牵头组织完成了《影响Q235延伸率、冲击韧性、冷弯因素分析》,解决了Q235延伸率、冲击韧性、冷弯不合格多的问题,创经济效益240万元。她还参与了《蓄热式加热炉技术攻关》项目,解决了蓄热式加热炉运行时间短、炉体事故频繁的问题,创经济效益450万元。
“与太钢相比,我们在技术上的差距还很大……”参加完集团公司的表彰会后,陆淑娟更加明确了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看来,在新的一年,还有许多技术难题等着她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