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 文化理念
  | 行为规范
  | 形象标识
  | 人物风采
所在位置 > 企业文化 > 人物风采
精细操作 数据说话——记公司特级劳模李玉峰(图)
2010-04-26

图为李玉峰在工作现场。    刘宝宝    摄

      在二钢厂,谈起李玉峰,最让人们信服的是他所带班组几个响当当的数据:一个浇次下来,连铸坯配尺量由八九块降到小于两块;不锈钢冶炼过程中镍值降低了0.12%;铬值降低了0.22%;AOD炉龄平均达133次,AOD炉壳砖单炉寿命最好水平达153次,创历史最好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经历了金融危机后的钢铁企业,都在寻求降本增效的“良方”。但降本从何做起呢?李玉峰告诉记者:“在岗位。”从一名复转军人到优秀炼钢工,15年的磨砺让他对炼钢这个岗位显得有些痴迷。看着一块块不达标被切割掉的连铸坯,李玉峰心疼了。卖肉的有“一刀准”的技能,炼钢就不能一次炼出符合标准的连铸坯吗?当过兵的李玉峰把炼钢当成了一次次“打靶”。为减少浪费,提高“命中率”,他开始琢磨炼钢过程每一个细小环节。钢水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每一炉钢各个环节的数据都留在了他脑海里。“兑钢精,倒渣细,扒渣准。”这是他经过不断摸索找到的“良方”,并运用自如。他所带的班组,一个浇次,52块连铸坯,配尺量由八九块降到小于两块,创历史最好水平。同时,还减少浪费,有效控制了炼钢成本。
 
      镍铁和铬铁是贵重金属,也是冶炼不锈钢必不可缺的添加原料。大家算过一笔账,每年节约0.01个百分点的镍原料,就能节约出5000万的利润。这么多?这也让李玉峰找到了兴奋点。入炉时,镍加多了,浪费。少了,后面怎么补?取样出现偏差怎么办?为有效控制镍和铬含量,他从入炉开始,积累数据,寻找规律,不断改进。“前少后微调”这是李玉峰总结出的经验。说起来简单,但操作起来非常不容易。同时,他还探索出取样的标准化方法。他所带的班组,不锈钢镍值降低了0.12%,铬值降低了0.22%,为厂里节约了大量成本。
 
      AOD炉龄是衡量AOD炉操作水平的关键指标,也是不锈炼钢重点攻关指标。AOD炉龄寿命长,产量高,创效就多。为延长AOD炉龄寿命,他带领班组成员从炉壳的烘烤到第一炉冶炼开始,严格执行标准,认真控制冶炼过程中温度,将炉内温度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延长炉衬砖的寿命。同时,加大对入炉渣量监督检查力度,详细计算,并有效降低硅化物含量。此外,他还采取一炉一分析的方法,适时调整钙氧化物含量,有效控制渣碱度,防止炉衬受到侵蚀。李玉峰所在的班组AOD炉龄平均达133次,AOD炉壳砖单炉寿命最好水平达153次。
 
      无论是在甲班当作业长,还是在丁班当作业长,他所带班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总能名列前茅。“精细操作,数据说话”是李玉峰成功的法宝。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企业邮箱    用户服务电话:800-806-1998  400-653-1998  
copyright 2008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晋ICP备0500360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