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普,人称太钢工程建设系统的“黑包公”,他做人低调,做事高调。虽年近花甲,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太钢,他是极具个性的明星人物。36年的工作经历练就了他火眼金睛般的“挑刺”功夫,更让他成为太钢工程建设系统的不老传说。他说:“我真的很爱太钢,因为这里的很多工程我都参与过;我对这里太熟悉了,因为修这些路时,我也是参与者。”
对李普来说,今年别具意义。今年,他从工程管理部副部长的位置上退下来,走上了一个新岗位——工程管理部专家组组长,开始了新的工作历程;今年,他的党龄恰好是20岁,在过去的20年里,他已经用成绩验证了自己是一名过硬的共产党员,在他身上,可以找到党员应有的气质。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这个人嘴硬,心软,爱管点‘闲事儿’。以前,爱往前冲,现在有时也在想是不是该往后退退了……”而在别人眼里,他虽然嘴硬,但全是工作的事儿;虽然爱管“闲事儿”,但大家都已习惯;他想往后退退,却和以前毫无差别。矛盾中的李普,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当我们走近这个人时,或许能得到答案。
一问:一个同样的工作,做了36年,如何摒弃枯燥、饱有热情?
做过副科长、科长、副处长和副部长的李普,亲身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到新世纪头12年太钢工程建设领域的变迁。无论是当时的技改部、施工技术处,还是后来的重点工程办公室、项目管理部,以及今天的工程管理部,他都是其中的参与者,每一项工程都是太钢发展历史的见证。回顾自己干过的工程,它们就像自己深爱的宝贝一样,他如数家珍——1549毫米热轧生产线、3号加热炉、原三钢立式连铸机、高炉鼓风机房、原料大皮带运输工程、150万吨不锈钢系统改造高炉工程、道路改造工程、450平方米烧结机……李普说,为什么我对太钢有这么深的感情,就是因为很多工程都是我亲手参与组织建设的,我确实热爱我的工作。每次只要一个项目干开了,脑子就不自觉地想得多,千方百计地往周全里想。我就爱干活儿,我想一个是兴趣,但更重要的是责任心。
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弗罗姆曾说过:“今天人们常常把责任心理解为是义务,是外部强加的东西。但是责任心这个词的本来意义是一件完全自觉的行动,是我对另一个生命表达出来或尚未表达出来的愿望的答复。‘有责任’意味着有能力并准备对这些愿望给予回答。”
而李普的责任心在工作中完全体现了出来。他是学钳工出身的,后来学的设备管理。工程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方方面面都要懂,他就尽可能多地到工程现场,参加各种施工会,向老领导请教。李普的工作历程大致可以以2004年为分水岭——之前以亲自组织为主,之后主要为组织协调。他说,我们要适应工作的新变化,干工作就要有责任心和热情,只有在现场,你才会发现问题;李普谈到,2002年,1549毫米热轧生产线改造时,工程十分艰巨,时间又压得很紧,许多人认为在规定的60天内无法完成。当时,奥钢联的一位专家曾和李普打过赌,那人说60天你们肯定完不成,要是完成的话,我就请你喝啤酒,结果,李普如愿地喝上了啤酒。现在的工程往往都涉及许多单位,交叉施工多,如果协调不好,工程将无法正常进行。他说到,要想抓好工程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做支撑,从而保证施工过程的科学、经济、合理。
他说:“干好工作,归根结底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这么多年,我一直都是这么干的,结果也证明是有效的。”
二问:有人说,你这人最爱较真儿,你自己怎么看?
至于较真儿,在他看来,就是要非常认真地完成工作,不允许有丝毫懈怠。像检查工程时,你就必须较真儿,比如汇报时,他说正在按计划执行,结果一到现场,完全不像他说的那样,这时候你就必须较真儿,否则工程进度没法保证。毛主席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有时候,我也在想太认真也不好,有的人就和我说:“你干嘛总揪着自己人不放啊?”我就说:“自己的人都管不好,怎么督促别人?”
与较真儿相伴的还有他的暴脾气。他自己也说,有时候工作中脾气确实比较暴,自己平时也没太想这个问题,我就是想把活儿干好,但过后想想,你不这么做,工作就根本做不好,我们的每一个工程都应该严格按计划推进,要不然就影响全局计划的执行。
工程管理部部长张敏芳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前段检查拆迁工地,有的单位在处理建筑垃圾时,把废钢夹在车上要拉出厂外,李普发现后立即制止,愣是让他们把车卸了,把废钢一块一块地拣出来,才同意出厂。
三问:既然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为什么还要像以前那样什么事都管?
今年3月,李普从副部长的岗位上退了下来,理应比以前轻松些,但他却承担起了比之前还多的工作,激情不减。这也打消了领导的顾虑。
记者眼前的李普,完全看不到有对岗位变动的影响,他自己也很坦然,采访中,不止一次地笑着说“我下台后……”正如他所说,他目前的工作让他完全没感觉到自己“下台”前后工作上有什么区别。
他说,我之所以还做这么多工作,首先是领导的信任和同事们的支持,现在大家有什么事还是愿意来找我,还有,我真的很爱太钢。我也在想角色转换的问题,现在自己是应该往后退退了,让年轻人来弄弄,但一遇到事儿的时候,还是不自觉地往前冲。
现在,他认为应该把自己这么多年积累的经验传给年轻人了,趁着还在太钢工作,多带带他们。他的这一想法也在实践当中:平时多带着年轻人跑现场,教他们方法;为教培中心项目管理培训课程编写教材。
张敏芳谈到李普时说,他这个人从岗位上退下来后,工作热情丝毫不减,工作作风保持不变,每天还是往现场跑,而且不论是否是他分管的工作,只要对工作有利,他都照管不误。
一直说“自己比较笨,尤其嘴笨”的李普,笑称除了工作,别的事儿表达起来都比较困难,这还直接影响了当年搞对象,“不知道说啥,见了几个都没成。”直到和老伴儿第一次见面时,老伴儿问他工作和学习的事儿时,他终于“有话可说”了,滔滔不绝,这也给老伴儿留下了“能说”的印象。这几年,在老伴儿的影响下,他迷上了游泳,每天1千米,坚持游泳后,“以前的高血压、高血脂的病全没了,身体好了,无论对工作、对家人都是件再好不过的事儿。”
张敏芳对李普不吝赞美之词:他有崇高的品德,强烈的责任心;他敢抓敢管,敢讲真话;他业务水平高,执行力强,工作热情饱满。
“只要太钢还需要我,身体允许的话,我就还像这样一直干下去。”李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