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 文化理念
  | 行为规范
  | 形象标识
  | 人物风采
所在位置 > 企业文化 > 人物风采
炉火丹心——记公司优秀党员标兵、炼钢二厂冶炼二作业区四班班长吕涛
2012-07-19
    头戴安全帽,手持炼钢镜,双眼目视前方,认真观察转炉火焰变化情况。这是炼钢二厂冶炼二作业区四班班长吕涛工作中经常用到的一个动作。
  
    吕涛告诉记者,在转炉炼钢工作中,人不能直接观察到炉内所进行的一系列理化过程的变化,只能凭借炉口的火焰变动情况间接判断炉内的情况。由于至今没有很好的仪器可以自动控制转炉的整个操作过程,所以操作主要是根据工人由吹炼过程中火焰、火花的特征进行对炉内情况的判断。这种利用视觉的观察判断以鉴定冶炼情况的操作,带有凭经验操作的性质,不到纯熟地步,炼钢工在操作时很难断言自己吹炼的一炉钢的质量究竟如何。
  
    这个纯熟,从作业区领导给予他的评价中可见一斑。
  
    “临危受命”是作业区领导给予他的评价。他担任哪个班组的班长,哪个班组的指标就明显向好。2011年,甲班在他的带领下,各项指标四班排名第一。其中甲班1号转炉被评为2011年度公司质量先进班组。2号转炉获得公司安全生产先进班组。今年2月,他又被调到丙班这个较其他三个班组操作水平较弱的班组担任班长,经过两个月的摸底和努力,丙班从原来的“问题班组”一跃成为四班排名第一的“明星班组”。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为了确保班组生产质量,他下大力气抓岗位标准化作业,制定了班组详细的质量管理考核细则,针对管线钢、车轴钢、大梁钢、高强钢等重点品种,大力倡导工序互保。在他的推动下,甲班LF炉交RH钢水成分、温度合格率由90%提高到99.5%,甲班管线钢一次金相检验合格率由93.7%提高到98.3%,车轴钢成坯率由94.8%提高到全年平均95.6%,各项指标四班排名第一。重点品种炼成率达到100%,实现全年重点钢种无改判。其中甲班1号转炉被评为2011年度公司质量先进班组。在低硅铝净钢冶炼方面,吕涛提出了增铝和渣脱氧分步进行的方法,逐步完善到标准化操作中,大大减少了低硅铝净钢堵水口次数,2011年实现甲班连续7个月无断浇、回炉事故。
  
    在降本增效工作中,他提出了钢种合金优化使用、降低LF炉电耗、降低萤石用量等多项合理化建议,通过优化底吹供气模式,使转炉钢铁料消耗有效降低,直接创造效益120万元以上。另外,他还组织实施了转炉使用渣钢和竖炉生铁等炼钢产生废物的工作,渣钢使用量从2011年的2000吨/月提高到4000吨/月以上,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废弃物的使用率。
  
    转炉副枪是转炉冶炼过程重要的测温工具,也是实现转炉动态控制的重要工具。副枪接插件是连接副枪和探头的部分,由于容易黏附焦油,需要定期更换,每支价格较高。
  
    炼钢二厂开展“降本增效”活动以来,吕涛认真分析接插件损坏的原因,提出副枪接插件如果使用专用清洗剂清洗,可以实现重复再利用。按新接插件每支680元,清洗一支的成本为100元计算,用专用清洗剂清洗,每支接插件可以节省580元费用,而清洗后的使用效果与新接插件相差无几,是一个降成本的好途径。仅此一项,每个月可以节省几万元成本。今年5月份,吕涛所在班组副枪接插件回收再利用42支,降低成本2.436万元。
  
    针对冶炼二作业区生产工序多,节奏匹配紧的特点,他创新生产组织模式,推行班组工序间的节点管理,强化班组工序服从,制定班组过程控制指标,有力保证了工序之间的衔接。通过优化生产组织,使LF炉的冶炼电耗降低,全年降低成本55万元。班组全年实现了无责任断浇事故,为连铸工序创造了稳定的拉钢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2号转炉检修期间,吕涛指导1号转炉单炉座8小时生产15炉,创转炉投产以来单炉生产的最高纪录,为公司300万吨不锈钢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保证。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企业邮箱    用户服务电话:800-806-1998  400-653-1998  
copyright 2008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晋ICP备0500360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