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上下隆重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太钢集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如何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生产经营建设中心任务,践行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目标的呢?近日,记者就企业党建工作采访了太钢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杨海贵。
杨海贵说,近年来,太钢在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太钢发展战略和年度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扎实推进党的各项建设、群众工作和稳定工作,实践“三个转化”(即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企业的发展资源、把组织能力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企业的发展活力),推动“三个转变”(在规模发展上,推进由新建项目为主向新建项目与并购重组相结合的转变;在产品发展上推进由常规产品和同质化产品向特色产品和高端产品的转变;在业务发展上,推进由钢铁产品制造为主向依托钢铁主业拓展新领域与相关多元经营转变),在各级组织和各项重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太钢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不锈钢企业,为太钢建设和谐企业营造了稳定的发展局面。
加快能力建设 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
杨海贵说,中共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到太钢调研时曾明确指出,要把加强企业党的建设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抓。太钢党建工作要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党组织的能力建设。他表示,太钢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全面推进“三个转变”,坚持做强主业、延伸发展、多元发展、绿色发展,建设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不锈钢企业,到2015年,营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成为国内一流、世界著名的大型企业集团。这就要求太钢各级党组织要围绕企业发展战略,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加快提升“四种能力”,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提升围绕中心、推动发展的能力。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这是企业党建工作的主题。各级党组织要增强围绕中心、推动发展的意识,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方法,丰富党建工作载体,拓宽党建工作渠道,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努力把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
提升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的能力。依靠职工、凝聚职工是公司推进转型跨越发展的力量源泉。各级党组织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依靠职工、深入职工、关心职工、引导职工,不断理顺职工情绪,解决职工困难,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培育优秀文化,用宏伟的战略鼓舞人,用科学的政策激励人,引导和帮助员工做到人生有所追求、工作有所专长、精神有所寄托。
增强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能力。和谐稳定关乎企业和职工的切身利益,是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各级党组织要把确保公司和谐稳定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不断加强对稳定工作的领导,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和谐稳定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切实履行好社会责任。
提升务实创新、勇于实践的能力。各级党组织要适应新的形势,按照高素质复合型的要求建设一支党务工作者队伍,把党务工作岗位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严格党建工作责任,健全、完善和落实党建工作各项制度,确保党的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通过以上四种能力的提升,我们努力把太钢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打造成企业改革的先锋和稳定的中坚,为企业顺利完成各项任务目标提供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杨海贵说。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让党员成为企业改革的先锋
杨海贵讲到,党的先进性是国有企业独有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不仅能够大幅提升企业的“软实力”,而且更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此,太钢党委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将党建工作融入到企业改革发展的各个环节中,不断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让党组织和党员队伍走在企业发展的前沿,成为太钢改革的先锋。
太钢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上,全面提高党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努力把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优势。杨海贵认为:“党的建设主体是党员,我们通过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有效载体,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使党建工作成为企业价值链上的重要环节,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量。”
太钢各基层党组织按照公司总体要求,积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实现了知识更新、视野拓展和能力提升。通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认真落实各项规定动作,与推进企业“三个转化”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形成了“组织活动有载体,党员人人能参与,一个单位一特色”的生动局面。
同时,太钢作为中央党务公开工作联系点单位,还积极围绕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大胆探索,创新实践,通过多项活动推动了党务公开工作的持续深化。太钢还荣获了“中纪委党务公开工作联系点先进单位”称号,使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也取得新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