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对太钢而言,无疑是喜讯不断的一年。国内首套全功能冶金除尘灰资源化装置在太钢顺利投产、"天宫一号"、"神舟八号"核心部件都用上了太钢产品,而就在不久前,太钢与美国哈斯科公司合资成立的全球最大钢渣综合利用项目也顺利奠基……所有的发展成就均指向一个词--"绿色"。正是在"绿色"理念的引导下,太钢这个老企业在转型跨越的道路上焕发出青春的勃勃生机。
绿色原料:找到"新矿山"
众所周知,炼钢是一个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行业。灰尘会污染大气,废水会污染水源、固体废弃物会影响市容。今年7月16日,随着太钢冶金除尘灰资源化工程A炉成功出铁,太钢也开始与这些环境污染说"拜拜"了。这是国内首套可同时处理不锈钢除尘灰和碳钢除尘灰的全功能冶金除尘灰资源化装置,实现了废水、废气和废弃物全部循环再利用。
这套装置正式投产后,每年可生产含铬镍的铁水16万吨、普通铁水16万吨,全部回收的冶金除尘灰、红泥、废钢、废渣等作为富氧竖炉生产原料,相当于太钢每年可少采购精矿粉53.3万吨或266.5万吨矿粉(贫矿)。用通俗的话说,太钢相当于寻找到了一座年产200万吨铁矿石的"新矿山"。
太钢董事长李晓波感触颇深地说:"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对优化国内钢铁行业生产力布局有指导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而且对太钢的转型跨越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绿色产品:瞄准"高、精、尖"
9月29日晚,我国研制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全国上下一片欢呼声中,太钢人也备感骄傲,因为"天宫一号"及其使用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关键部位,分别使用了太钢生产的电磁纯铁及不锈钢冷、热轧产品。相隔不久后,11月1日成功升空的"神舟八号"飞船,使太钢的名字再一次镌刻在航天工程的华彩史册上。实际上,由于太钢生产的电磁纯铁电磁性能优良,早从2003年"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开始,太钢便与我国航天事业结缘。太钢也因此成为中国"神舟"系列飞船中电磁纯铁的唯一供货商。
从自主开发大秦铁路货车专用不锈钢板到金沙江向家坝水电工程专用不锈钢复合板,从人民币一角硬币到石油储罐专用钢板……太钢一路瞄准的都是钢产品中的"高、精、尖"。如今,"太钢牌"不锈钢及系列高强度、高韧性碳素钢板,以质优价廉的超高性价比,赢得市场的青睐。目前,太钢已经有21个品种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有效替代进口产品25个,高效节能型绿色产品占到全公司钢材总量的70%以上,创造效益占到85%以上。
绿色废料:钢渣变肥料
11月8日上午,在阳曲县侯村乡赵庄村,一场盛会隆重召开,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也应邀参加。原来,太钢与美国哈斯科公司合资成立的太钢哈斯科科技有限公司揭牌暨全球最大钢渣综合利用项目在这里举行奠基仪式。工程投产后,这里将会加工不锈钢废钢渣、钢渣肥料、水泥熟料掺和料等六大系列产品。一期工程建成达产后,一年可让150万吨废钢渣"变废为宝",成为农业肥料、建筑原料。一年便可实现销售收入4.7亿元。这是目前我省引进的用于循环经济领域的最大商业投资项目,也是我国第一个钢渣肥料制造项目。
在太钢"十二五"规划中,记者看到其2015年营业收入将达到2000亿元,成为国内一流、世界著名的大型企业集团。在重点项目中,有做强主业项目,有推进延伸发展项目,有加速多元发展项目,还有绿色发展、和谐发展项目。太钢集团董事长李晓波告诉记者,经济"一枝独秀"并不能解决其他方面"短腿"造成的发展难题。转型是个系统工程,唯有全面推进才能协调发展。而绿色发展在其中无疑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