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钢铁企业技术改造座谈会在太钢花园国际大酒店举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燕海,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郭树峰,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有关领导,宝钢集团、鞍钢集团、武钢集团等来自国内13家钢铁企业的领导和代表参加了会议。太钢集团公司董事长李晓波、总经理胡玉亭,太钢不锈钢股份公司总经理刘复兴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钢铁处处长骆铁军主持。
近年来,太钢坚持技术改造,自主创新,推进结构调整结构和节能减排,实施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使企业增强了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得到了中央领导人的认可。此次会议是工业和信息化部贯彻落实中央领导人批示精神,总结太钢技术改造经验,探讨钢铁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组织召开的一次座谈会。
李晓波首先代表太钢向参加大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兄弟企业的同仁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太钢坚持走绿色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以技术改造、技术进步助推企业结构调整、质量提升、品种优化,取得了一些成绩。各兄弟企业也各有长处,值得太钢学习借鉴。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实施绿色发展、低碳经济,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为钢铁工业的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后太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今天的会议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希望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仁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希望在大家的支持下,钢铁企业继续得到快速发展。
刘复兴简要介绍了太钢技术改造经验。
近年来,太钢围绕建设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不锈钢企业的战略目标,抓住国家和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汲取世界各不锈钢企业的优点,充分运用当代装备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成果,坚持技术改造与升级置换相结合,坚持科学决策与高效实施相结合,坚持国外引进与系统集成相结合,坚持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相结合,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实现了不锈钢生产全线的大型化、集约化、高效化和现代化,实现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引领了世界不锈钢发展潮流。
太钢的技术改造对于推进我国不锈钢产业的结构调整、扭转我国不锈钢长期依靠进口的局面、提高我国不锈钢产业集中度和国际竞争力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太钢新不锈钢工程项目荣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炼钢工程获鲁班奖。
在分析了当前钢铁行业面临的形势后,钢铁企业如何做好今后工作时,陈燕海谈到,实施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结构调整,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国际化水平,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其核心是企业推进技术改造,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多年来,太钢从自身出发,高起点、高水平,实施技术改造,发展高端产品,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品和优势产品,推进了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和循环经济,实现了企业由大到强的转变,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太钢技术改造的成功做法也为钢铁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希望大家在学习太钢经验的同时,总结自己好的经验和做法,供大家学习借鉴,为做好明年工作,推进钢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会上,郭树峰作了重要讲话。
会前,代表们参观了太钢4350立方米高炉、新炼钢、2250毫米生产线、不锈冷轧新线。
当天下午,宝钢、武钢、鞍钢等企业代表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大家就如何加强技术改造,促进钢铁企业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在总结发言中,陈燕海充分肯定了各大钢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对大家提出的建议进行了解答。陈燕海强调,积极推进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是保持钢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面对未来的发展形势,钢铁企业要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做好自己的发展规划,通过技术改造,走有内涵的发展道路,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