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太钢不锈冷轧厂考察时的情景。 白治斌 摄
1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君的陪同下到太钢考察。
下午5时许,在焦化厂脱硫脱氰生产现场,刘延东同迎候在那里的太钢领导李晓波、刘复兴、韩瑞平一一握手。一走进脱硫脱氰主控室,刘延东就微笑着向这里的员工送上亲切的问候,主控室里立时温暖起来。刘延东首先观看了《企业与城市和谐发展的“助推器”——太钢焦炉煤气脱硫脱氰项目》电视片,太钢董事长李晓波向刘延东详细介绍了脱硫工艺及制酸工艺。当她听到脱硫脱氰项目在国内大型钢铁厂尚属首例,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2万吨时,高兴地说:“以前,硫是解决不了的问题,现在你们变废为宝,做得非常好。太钢为改善太原市空气质量做出了大贡献,不愧是循环经济的典范!”
刘延东还关切地询问在场职工是不是四班三运转?现场有多少职工?每个车间多少人?当她听到装煤、出焦完全实现了自动化,焦化车间每个班才两人时,连说:“想不到!真是先进!”
从脱硫脱氰主控室出来,刘延东兴致很高,当经过没有粉尘的4350立方米高炉、无烟雾的炼钢厂、清洁宽敞的厂区道路时,她感慨地说:“现在的钢厂真是不一样,太干净了!”太钢的绿色发展之路让她非常感兴趣,她不断询问:“建了这些环保设施以后,企业的成本怎样?”、“能耗方面同发达国家相比怎样?”当听说太钢2000年吨钢新水消耗是21吨,2009年实现2.25吨时,说:“一个龙头企业,一定要把技术创新放在龙头地位,要有实力,要带动其他企业,在品种、质量、环保、技术方面不断创新,否则就没有竞争力。”
在不锈冷轧厂产品展示台前,李晓波向刘延东介绍,太钢产品很有特色,现在有21个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大秦铁路的23000辆火车,北京地铁不锈钢车2号线、4号线、5号线、10号线的客车车体都使用了太钢不锈钢,神六、神七的关键部位也采用了太钢不锈钢。刘延东不时将展示的不锈钢产品拿在手里端详、询问,饶有兴趣地欣赏着用太钢产品做成的1角硬币。陈川平告诉刘延东,不锈钢还有精密带钢、无缝钢管。这些年还开发了液化天然气(LNG)储罐用钢,原来全部依靠进口,现在太钢是国内惟一能生产该钢材的企业。刘延东称赞道:“你们的优势就在这里,只有科技含量高,才有竞争力!”随后,刘延东又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年处理能力110万吨的退火酸洗处理线、世界最宽的不锈钢冷轧机、光亮板及世界最宽的冷轧产品。她边看边不住口地称赞:“现场几乎听不到噪声,这在之前是没有想到的。”
刘延东非常重视企业自主创新,当得知太钢技术中心在全国500多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中排名第二、先进不锈钢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批准后,感慨地说:“将来企业的竞争力就体现在这方面,太钢在发展方式的转变方面做出了表率,一定要坚持。”
刘延东说,太钢秉承绿色发展理念,自主创新,系统集成,特别是加强技术改造、管理创新,把城市的污染源变成绿色增长点,非常令人敬佩。太钢是世界上最大的不锈钢企业,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带头进行节能减排,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变废为宝,是钢铁行业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的典范。刘延东说,去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有很大冲击。中国要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从大国向强国迈进,关键要转变发展方式。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有结束,从国际上讲,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钢铁行业面临的困难还很多。太钢一定要继续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功夫,特别要发挥自己在品种、质量、环保等方面的优势,把企业发展与信息化结合起来,与循环经济结合起来,不断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强做大企业。
刘延东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再次让我们看到,谁在科技上占领了制高点、谁掌握了关键技术、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谁的高端产品多,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保持领先地位和持续竞争力。希望太钢继续走转变发展方式和自主创新之路,进一步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特别是在制约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方面实现新突破,为行业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同时,希望太钢苦练内功,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运行效率,不断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临别之时,她微笑地看着身边的职工说:“请你们转达我对全太钢干部职工的问候。春节就要到了,我提早给大家拜个年!”随后,亲切地和在场职工一一握手道别,并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