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各行各业围绕“质量月”的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今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的主题是:建设质量强国,共创美好生活。公司对“质量月”活动高度重视,提出了明确要求。“质量兴企”是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之一。股份公司正在开展以“质量示品行,质量显尊严,给力好质量”为主题的“质量月”和“质量绩效提升季”活动。观念是行动的先导。结合公司现状和发展要求,在全员深入开展质量大讨论活动,进一步强化“质量兴企”观念,提升全员的质量意识和能力,让质量始终成为太钢人的一种荣耀,是我们对“质量月”活动的最好诠释。
让质量成为全体太钢人的荣耀,必须以质量赢得信赖和尊重。人所共知,衡量一个公司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印象,首要的是产品和服务。产品日益成为展示公司最重要、最直观的窗口,人们往往通过感受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来认识公司、看待公司、感受公司、评价公司。“质量是企业的品格”。做企业如同做人,做人讲人品,企业讲产品,一个人好与不好,是受人尊重还是被人鄙视,主要是看人品。从这个意义上讲,质量事关公司形象、品格和尊严。股份公司将“质量月”活动的主题确定为“质量示品行,质量显尊严,给力好质量”,其含义也正在此。公司明确提出,要致力于做强做大做全做精不锈钢,保持不锈钢在全球的领军地位。同时,大力发展冷轧硅钢及高强度、高韧性系列碳素钢产品,建成以不锈钢、冷轧硅钢、铁路用钢、高级别热轧板卷、冷轧板卷为主极具竞争力的高端精品绿色生产基地。必须认识到,“高、精、尖”始终伴随着高风险。随着公司产品大量进入石油、化工、造船、集装箱、铁路、汽车、航空航天、城市轻轨、大型电站等重点领域和新兴行业,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后果不可设想。从日本丰田汽车召回事件到核泄漏事故,从重金属污染事故到重大火灾事故,从地铁电梯事故到动车追尾事故……这些频发的质量事故迅速扩展成为重大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对企业的信任危机,损毁了长期以来形成的企业信誉,致使企业元气大伤。这些都给我们以深刻的警示。李晓波董事长明确指出,公司产品定位和产品特性,决定了必须将公司重要和特殊产品纳入安全管理体系,严格管控,有效防范风险,确保万无一失。公司因质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站在事关公司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重新审视质量的极端重要性,通过生产放心、满意的产品,让全体太钢人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自豪,更有荣耀。
让质量成为全体太钢人的荣耀,必须以质量创造新的价值。当前,钢铁业面临着产能过剩的突出矛盾,但这种过剩是结构性的。从统计数据看,这些年来,尽管我国是世界钢铁生产第一大国,但每年还需要进口2000万吨左右的钢材。这些进口钢材中,多数是高附加值、高质量的产品,说明国家亟须的高强度、高精度和长寿命钢材国产质量还不过关。生产优质特色钢材,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越来越高的要求,是公司的价值所在、责任所在。另一方面,随着资源紧张、环境压力的加大,适应人民对过上幸福美好新生活的向往,要求钢铁企业必须勇敢地承担起生产物美价廉产品的责任。如汽车今后的发展方向将是轻量、环保、安全、信息化和低成本,这就要求汽车用钢材质量也必须满足汽车节能、减排、安全、轻量化和防腐蚀的要求;电机的发展方向是体积小、重量轻、效能高、噪声低,这又对冷轧硅钢等产品提出了高要求。围绕“十二五”发展战略目标,公司确立了“三个转变”的发展路径,其中一个转变就是要加快推进由常规产品和同质化产品向特色产品和高端产品的转变。特色和高端的基本含义是:高效、节能、长寿。李董事长形象地说,中国作为一个年产六、七亿吨钢的钢铁大国,从钢产量上看,公司对于国家可能无足轻重,但是,没有了公司的产品,国民经济一些重要行业、关键领域许多钢材还要依赖进口。公司就是要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品质,填补空白,创造市场,努力建设富有责任、创造价值的公司。新中国成立之初,太钢就被国家定位为优质钢厂。质量始终是公司持之以恒的追求。从新中国第一炉不锈钢、第一张冷轧硅钢片,到第一块不锈钢连铸板坯,再到全球最大的不锈钢企业……公司的价值始终是在创新和创造中体现的,高质量为公司争得了无上荣耀。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同时,开发更多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品,从而引领公司走出红海,走向蓝海,开辟新的广阔天地,创造新的价值,争取更大的荣耀,应当成为我们太钢人新的追求。
让质量成为全体太钢人的荣耀,必须进一步打造作风精细、技能精湛、操作精心的职工队伍。过硬的产品质量,当然离不开好的装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硬件。但是,一流的装备未必就能与生产一流的产品画等号。我们看到,世界诸多一流公司,硬件并不是最好的,但却生产出了一流的产品。究其原因,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的因素,是全员对质量的高度自觉认同,是对工艺规程、技术规程、操作规程的高度执行力,实质上是强烈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责任,是融入血脉和行动的质量文化。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可模仿、不可复制的竞争力——文化力或者说软实力。这些年来,公司高度重视质量文化建设,持续开展了“用心实践‘用户至上’核心价值观”大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全员以用户满意为核心,持续改进和提升质量,“质量兴企”日益深入人心,质量文化日益落地生根。前一段,公司各单位组织职工集中观看《不锈之魂》专题电视片,大家普遍感到,受益匪浅,触动很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是大家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人的力量。我们在为公司发展、为队伍的成长引以为豪的同时,必须认真思考:我们应当如何以新的精神状态去续写公司新的辉煌篇章。记得《不锈之魂》中有这样一句话:用软实力盘活硬实力!这里所说的软实力,就是队伍,核心是包括队伍思想作风、业务技能、创新精神等要素在内的队伍综合素质。国内外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无不具有鲜明的质量文化特征,优秀的质量文化是企业打造百年老店、实现永续经营的无穷动力。没有一支作风精细、技能精湛、操作精心的职工队伍,没有良好的质量文化,再好的装备也不可能生产出好的产品。提升质量,就是要切实加强队伍各项建设,培育全员对标强手、赶超一流的质量意识,让全员提升质量更加自觉,更加坚决。
让质量成为全体太钢人的荣耀,必须大力倡导“提升质量、人人有责”质量经营理念。质量不只是生产者生产出来的,更不是检验出来的。质量不仅仅是岗位工人的事,也不只是质量部门和质量专业人员的事。质量也不仅仅是某些工序的事,质量是全员的事业。还必须指出,作为钢铁业务板块,质量当然重要。但除钢铁主业外,延伸发展、多元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一切工作、一切方面都面临着提升质量、塑造品牌的迫切任务。当今国内外优秀企业,都在积极推崇“质量经营”理念,加快走出单纯就质量讲质量的传统思维,构建起以人为本、以质量为中心的全面协同、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的新型质量经营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其实质是企业的一切活动、包括战略管理都围绕着质量进行。应当讲,从我们接到客户的第一张订单起,全公司全员、全环节都已经与满足这一张订单要求直接或间接相关。每一张订单,对于我们就如同考卷。能不能考试合格甚至优秀,全公司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这些年来,公司贯彻ISO9000系列标准,遵循“精细化”和“用数据说话”的六西格玛管理理念,逐步形成了“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快速提升”的具有特色的公司六西格玛文化,创造性地开展实物质量对标等工作,形成了具有公司特色的质量管理新模式,推动公司质量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法治化迈进。必须看到,质量体系是确保质量的坚强防线。但体系重要,人更重要。没有每一名职工的高度自觉,质量体系就可能被束之高阁。确保质量体系有效、稳定运行,必须依靠每一个岗位对质量的高度认同和高度自觉,依靠每一名职工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只要全体职工能够在各自的岗位上找到提升质量的坐标,做到事事、时时、处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就能形成“人人关注质量、人人把好质量关、人人为提升质量出力”的浓厚氛围,调动起全员提高质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回顾公司的发展历程,全员质量意识的提升支撑着公司的成长与进步,创造了公司无上的荣耀。站在新的起点,应对新的挑战,创造新的业绩,我们这一代太钢人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我们相信,全体太钢人一定能够乘“质量月”的东风,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奋发向上,扎实工作,推动公司质量工作和质量水平的新提升,让质量成为公司永恒的主题,成为全体太钢人永远的荣耀!